2025  .  46(4):    361-366    [摘要](20) |     [PDF]()- 血清miR-101、miR-216a表达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 李蓉;谭鑫;熊瑶;辜蕊;刘艳
- 目的 探究血清微小 RNA-101(miR-101)、微小 RNA-216a(miR-216a)表达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发
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方法 选取 2022 年 4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我院治疗的 ACI 患者 167 例(ACI 组)、体检健康志愿
者 159 例(对照组)。 收集 ACI 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及血常规指标;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受试者血清 miR-101 和
miR-216a 表达水平。 ACI 患者出院后 3 个月进行复诊,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 ACI 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
定,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 106 例、认知功能障碍组 61 例;进一步将认知功能障碍组 ACI 患者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 41
例和重度认知功能障碍组 20 例。 分析 ACI 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 miR-101、miR-216a 与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卒中量表(NIHSS)评分、MoCA 评分的相关性,影响 ACI 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血清 miR-101、miR-216a 对 ACI 患
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效能。 利用 R 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使用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对已构
建的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CI 组血清 miR-101 和 miR-216a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 05)。 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入院时 NIHSS 评分显著升高,血清 miR-101、miR-216a 表达水平、MoCA
评分显著降低(P < 0. 05)。 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重度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 miR-101、miR-216a 表达水平、MoCA
评分显著降低(P < 0. 05)。 ACI 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 miR-101 与 miR-216a 呈正相关( P < 0. 05);血清 miR-101、
miR-216a 均与入院时 NIHSS 评分呈负相关,与 MoCA 评分呈正相关(P < 0. 05)。 入院时 NIHSS 评分是影响 ACI 患者发生
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miR-101、miR-216a、MoCA 评分是独立保护因素(P < 0. 05)。 将入院时 NIHSS 评分、
miR-101、miR-216a、MoCA 评分引入 R 软件,建立预测 ACI 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列线图模型,发现该模型具有较好的
拟合度(吠
2 = 0. 758,P = 0. 999)。 血清 miR-101、miR-216a 两者联合预测 ACI 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
为 0. 828,较 miR-101、miR-216a 单独预测的 AUC 0. 766、0. 674 更大(Z = 2. 283、3. 933,P = 0. 022、 < 0. 001)。 结论 ACI
患者血清 miR-101 和 miR-216a 均呈低表达,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 ACI 患者血清 miR-101 和 miR-216a 表达更低,二者可用
于预测 ACI 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 2025  .  46(4):    367-373
|     [摘要](16) |     [PDF]()- Padua评分联合血清25(OH)D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 付胜;彭锐;陈国平;朱君;徐亚莉
- 目的 探究 Padua 评分联合血清 25-羟基维生素 D[25(OH)D]水平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
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 2024 年 1 月至 6 月于我院和重
庆市巴南区中医院住院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 AECOPD 患者 1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 VTE 分为
VTE 组(n = 71)和无 VTE 组(n = 89)。 所有患者均进行 Padua 评分;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 25(OH)D 水平;
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AECOPD 患者发生 VTE 的影响因素;运用 ROC 曲线分析 Padua 评分、
25(OH)D 水平及二者联合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AECOPD 患者发生 VTE 的诊断价值。 结果 VTE 组患者血清
25(OH)D 水平显著低于无 VTE 组患者(P < 0. 05),VTE 组患者 Padua 评分显著高于无 VTE 组患者(P < 0. 05);VTE 组
Padua 评分高危患者比例明显多于无 VTE 组(P < 0. 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25(OH)D、PaO2是影响无创呼吸
机辅助通气治疗 AECOPD 患者发生 VTE 的保护因素(P < 0. 05),D-D 是影响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AECOPD 患者发
生 VTE 的危险因素(P < 0. 05);根据 ROC 曲线分析可知,血清 25(OH)D 水平单独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AECOPD
患者发生 VTE 诊断的 AUC 为 0. 852;Padua 评分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AECOPD 患者发生 VTE 诊断的 AUC 为
0. 804,二者联合诊断时,AUC 值为 0. 908,高于任一指标单独诊断(Z = 1. 451、2. 434,P < 0. 05)。 结论 发生 VTE 的无创
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AECOPD 患者血清 25(OH)D 水平降低,Padua 评分较高,Padua 评分联合 25(OH)D 可有效诊断无
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AECOPD 患者 VTE 发生。
- 2025  .  46(4):    374-379
|     [摘要](11) |     [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积极心态和运动能力研究
- 韩洁;苏洁;杨剑;顾春虎;韩跃虎;苏征
-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心态与身体活动水平以及心态与峰值耗氧量之间的关联。 方法
招募 2009 年 1 月至2019 年12 月住院的 CHD 患者200 例,根据疾病分类对患者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在进行常规心肺运动
测试时接受了生活质量问卷调查。 对可能影响 CHD 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行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性分析。 结果 58 例
(29. 00% )患者每周体力运动 < 600 min,142 例(71. 00% ) 患者每周体力运动≥600 min。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体力运
动≥600 min / 周是 CHD 患者生活质量、躯体健康领域和社会领域改善的影响因素(P < 0. 05)。 BMI、NYHA 功能(≥2 级)
和 CHD 解剖复杂程度(重度)是健康满意的危险因素(P < 0. 05)。 体力运动多(≥600 min / 周)是影响的 WHO QOL-BREF
问卷中生活质量改善、健康满意、身体健康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显著因素(P < 0. 05)。 200 例 CHD 患者中 66. 00% 为复杂
CHD,20. 00% 为单纯性 CHD,14. 00% 为单室性 CHD。 在单纯性 CHD 患者中,心理健康评分与 pppVO2 呈正相关 (P =
0. 015)。 结论 CHD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心态、身体活动量相关。 CHD 轻症亚群与更积极的心态与更高的峰值 VO2相
关。 虽然潜在的 CHD 诊断不可改变,但可干预心态和峰值 VO2 。
- 2025  .  46(4):    379-384
|     [摘要](12) |     [PDF]()- 瑞香素对抑郁症大鼠PTEN/AKT/mTOR通路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 綦航;张晋兰;李秀梅;雷津平;马英英
- 目的 探讨瑞香素对抑郁症大鼠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 蛋白激酶 B/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PTEN/ AKT/ mTOR)通路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通过慢性不可预测的轻度应激建立抑郁大鼠模型;将造模后的大鼠
分为抑郁组、瑞香素低剂量(瑞香素-L,30 mg / kg 瑞香素)组、瑞香素高剂量(瑞香素-H,90 mg / kg 瑞香素)组、瑞香素-H +
pcDNA3. 1(空载体)组、瑞香素-H + pcDNA3. 1 PTEN(PTEN 过表达载体)组,并以正常大鼠为对照组,每组 10 只。 干预结
束后,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蔗糖偏好实验、强迫游泳时间检测大鼠抑郁行为;ELISA 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
(IL-1β)、IL-6 以及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尼氏染色检测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
PTEN/ AKT/ mTOR 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神经元结构紊乱,排列稀疏,大鼠穿越平台次数、蔗
糖偏爱度、GSH 水平、p-AKT/ AKT、p-mTOR/ mTOR 表达显著降低,但逃避潜伏期、强迫游泳时间、IL-1β、IL-6、MDA 水平、
PTEN 表达显著增加(P < 0. 05);与抑郁组相比,瑞香素-L 组、瑞香素-H 组大鼠神经元形态学得到改善,穿越平台次数、蔗
糖偏爱度、GSH 水平、p-AKT/ AKT、p-mTOR/ mTOR 表达显著增加,但逃避潜伏期、强迫游泳时间、IL-1β、IL-6、MDA 水平、
PTEN 表达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与瑞香素-H + pcDNA3. 1 组相比,瑞香素-H + pcDNA3. 1 PTEN
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蔗糖偏爱度、GSH 水平、p-AKT/ AKT、p-mTOR/ mTOR 表达显著降低,但逃避潜伏期、强迫游泳时间、
IL-1β、IL-6、MDA 水平、PTEN 表达显著增加(P < 0. 05)。 结论 瑞香素可改善抑郁症大鼠情绪与认知功能,可能与抑制
PTEN 表达,上调 AKT/ mTOR 表达有关。
- 2025  .  46(4):    385-390
|     [摘要](10) |     [PDF]()临床研究与经验- 多重PCR技术在急诊肺部感染患者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郑伟;杨蜀罡;林鑫;张勇;夏峻巍;邓澎
-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多重 PCR 技术(24 种病原体进行联合检测)在急诊肺部感染患者病原学诊断中的
应用价值,对比多重 PCR 技术、痰培养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为急诊科肺部感染患者的早期准确用药提供依据。 方
法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研究,入选 2024 年 1 月至 7 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肺部感染患者,收
集该类患者入院时的第一次痰培养、多重 PCR 检测结果,同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共 133 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多重
PCR 技术在混合病原体感染检出率方面较痰培养更高,且阴性检出率更低、检测用时更少[(4. 29 ± 1. 01) h vs. (54. 56 ±
20. 31)h,t = - 28. 51,P < 0. 01]。 在一致性检测方面两种检测方式则表现出中等强度的一致性(Kappa = 0. 33,P < 0. 01),
同时以痰培养为标准,多重 PCR 技术在检测病原体方面敏感度较高,敏感度为 85. 71% 。 结论 多重 PCR 技术与痰培养
在病原体检测方面存在中等强度的一致性,且多重 PCR 技术敏感度较高、检测用时更短,临床医生根据多重 PCR 技术检
测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减少了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 2025  .  46(4):    391-396
|     [摘要](14) |     [PDF]()- 中国HIV/AIDS患者血脂异常患病率的Meta分析
- 田海萍;乔婉婉;温贤秀
- 目的 系统评价国内 HIV/ AIDS 患者血脂异常患病率。 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与研究目的相关研
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4 年 12 月。 由 2 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及质量评价,采用 Stata 14. 0 进行 Meta 分
析。 结果 最终纳入 15 篇研究,总样本量为 24497 例,偏倚风险质量评分为 7 ~ 9 分,均为中等或高质量。 Meta 分析结果
显示,中国 HIV/ AIDS 患者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为 51. 4% (95% CI 39. 3% ~ 63. 4% ),高总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 8. 7%
(95% CI 4. 7% ~ 13. 7% ),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为 26. 0% (95% CI 19. 3% ~ 33. 4%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
率为 10. 4% (95% CI 5. 4% ~ 16. 8%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 39. 9% (95% CI 30. 7% ~ 49. 5% )。 亚组分
析结果显示,横断面研究的血脂异常患病率(54. 4% )高于队列研究(40. 8% );采用美国指南诊断的患病率为(65. 0% )高
于中国 2016 版诊断标准(47. 7% ) 和世界卫生组织标准(46. 8% );调查时间显示 2011 ~ 2016 年(59. 5% ) 高于 2004 ~
2010 年(39. 9% )和 2017 ~ 2022 年(44. 7% );未接受抗逆转录治疗的患者患病率(62. 6% )高于接受抗逆转录治疗的患者
(46. 7% );男性的血脂异常患病率(44. 5% )高于女性(42. 2% );CD4
+ 细胞计数 > 500 个/ μl 的血脂异常患病率(47. 4% )
高于 < 350 个/ μl(37. 5% )和 350 ~ 500 个/ μl(36. 4% )。 结论 中国 HIV/ AIDS 患者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较高,受研究类
型、调查时间、是否接受抗逆转录治疗、CD4
+ 细胞计数水平、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 2025  .  46(4):    397-404
|     [摘要](12) |     [PDF]()- 全身振动训练结合神经肌肉训练治疗髌股疼痛综合征的效果: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分析
- 李静;周蜜娟;黄聪;高萌;袁仕聪;胡波
- 目的 探讨全身振动训练(WBVT)结合神经肌肉训练治疗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的效果。 方法 前瞻性
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 PFPS 患者 11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各 58 例。 对照组给
予神经肌肉训练,研究组给予 WBVT 结合神经肌肉训练,两组均干预 12 周。 比较干预前、干预 4 周、干预 12 周后膝关节
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膝前痛量表(AKPS)评分、Lysholm 评分]、膝关节平衡能力[Y 平衡测试
(YBT)]、膝关节伸屈肌力[角速度 60°/ s、120°/ s 股四头肌峰力矩(PT)、腘绳肌 PT]、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
卷-74(GQOL-74)]评分。 结果 研究组干预 4 周、12 周后上下楼梯、跳跃时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 05);研究组干预
4 周、12 周后 AKPS 评分、Lysholm 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 < 0. 05);研究组干预 12 周后膝关节前、左后、右后 YBT 值高于对
照组(P < 0. 05);研究组干预 4 周、12 周后角速度 60°/ s、120°/ s 股四头肌 PT、腘绳肌 PT 高于对照组(P < 0. 05);研究组干
预 12 周后 GQOL-74 量表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 < 0. 05)。 结论 WBVT 结合
神经肌肉训练能减轻 PFPS 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及平衡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2025  .  46(4):    405-411
|     [摘要](7) |     [PDF]()-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二/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 李婉萍;甄振华;王亚;赵芳;刘威;胡志国
- 目的 探究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二/ 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
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96 例 NSCLC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A 组、B 组及联合组,各 32 例。
A 组采用多西他赛单药化疗,B 组采用替雷利珠单抗治疗,联合组采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 治疗 2 个
周期后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 21-1 片段(CYFRA21-1)],观察患
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 结果 经卡方检验,3 组疾病进展(PD)率及疾病
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与 A 组、B 组比较,联合组 PD 率降低,DCR 升高(P < 0. 05)。 重复测
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 组 NSCLC 患者 CEA 及 CYFRA21-1 水平时间和组间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3 组患者治疗后的 CEA、CYFRA21-1 水平均下降(P < 0. 05);与 A 组比较,B 组、联合组治疗后 CEA、CYFRA21-1 水
平均降低(P < 0. 05),与 B 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 CEA、CYFRA21-1 水平降低(P < 0. 05)。 3 组患者胃肠道反应(恶心呕
吐)、脱发、过敏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呼吸道症状、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
及骨髓抑制等Ⅰ ~ Ⅱ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所有患者均随访 1 年,无失访,96 例
患者死亡 56 例;A 组、B 组及联合组生存率分别为 31. 25% 、34. 38% 及 59. 38% ;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 21. 88% 、25. 00% 及
46. 88% ;经 Log-Rank 检验,3 组 NSCLC 晚期患者 1 年内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吠
2 = 9. 266,P = 0. 010),3
组 NSCLC 患者 1 年内无进展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吠
2 = 10. 023,P = 0. 007)。 结论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
多西他赛二/ 三线治疗能够提高晚期 NSCLC 患者 DCR,降低 PD,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该
治疗方案药物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安全性可控。
- 2025  .  46(4):    412-417
|     [摘要](7) |     [PDF]()- 改良功能吸附性义齿对全口义齿稳固性、发音功能及咬合力的影响
- 辜义陆;缪克红;杨凤;杨正涛
- 目的 探讨改良功能吸附性义齿对全口义齿稳固性、发音功能及咬合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
至 2022 年 5 月我院 96 例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8 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
传统固定义齿进行修复,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功能吸附性义齿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义齿稳固性、发音功能及咬合力情
况。 结果 修复后观察组患者上、下颌固位力大于对照组(P < 0. 05);发音清晰度高于对照组(P < 0. 05);咬合力大于对
照组(P < 0. 05);患者舒适度、美观性、义齿稳固性等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 05)。 结论 改良功能吸附性义齿
在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升义齿稳固性,改善患者发音功能及咬合力。
- 2025  .  46(4):    418-422
|     [摘要](7) |     [PDF]()- 血红蛋白变异性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 李向莲;范晓栋;莫立稳;肖丹;成红;程悦
-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Hb)变异性与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 2021 年 9 月至 2023 年 3 月经自体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
透析的患者,分为内瘘功能障碍组和无功能障碍组。 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血液指标、6 个月内血红蛋白均值、血红蛋白
标准差、血红蛋白变异系数。 通过单因素分析和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 AVF 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 结果
最终纳入 187 例患者,内瘘功能障碍组 42 例,无内瘘功能障碍组 145 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透析龄、原发病是否为糖
尿病肾病、观察期前是否接受过 AVF 手术干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铁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
Hb 均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内瘘功能障碍组白蛋白水平低于无功能障碍组(P = 0. 017);内瘘功能
障碍组 Hb 标准差高于无功能障碍组(P = 0. 037);内瘘功能障碍组 Hb 变异系数高于无功能障碍组(P = 0. 003)。 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发现,随着 Hb 变异系数的增加,内瘘功能障碍发生率增高(OR = 1. 277,95% CI 1. 019 ~ 1. 601,P = 0. 034)。
结论 高 Hb 变异性是动静脉内瘘功能发生障碍的危险因素,维持平稳的 Hb 水平可减少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的发生。
- 2025  .  46(4):    422-426
|     [摘要](10) |     [PDF]()- 基于循证理念构建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 卜晓兰;李振刚;张亚荣;祁进芳;袁媛
- 目的 建立并验证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UEE)风险预警模型。 方法 在 9 个中、
英文数据库中检索 UEE 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对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确定 UEE 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值,将效应值转换为回
归系数 β 构建 Logistic 风险预警模型。 通过分析风险预警模型对 2023 年 1 月至 12 月入住我院 ICU 的 312 例患者 UEE 发
生风险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 结果 纳入 13 篇文献共报告 34 个可分析影响因素。 提取其
中合并后效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文献报告次数≥3 次的 4 个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 Logit ( P) = 0. 0594 +
2. 5233 × 夜班 + 1. 8703 × RASS 评分 + 0. 0100 × 心率 + 1. 2238 × 气管插管留置时间。 风险预警模型预测 312 例 ICU 患者
UEE 发生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0. 839(95% CI 0. 702 ~ 0. 976,P < 0. 001)、
0. 909、0. 694;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拟合效果良好(Hosmer-Lemeshow 检验:吠
2 = 8. 947,P = 0. 347);决策曲线显示阈
值概率为 20% ~ 44% 时临床收益较高。 结论 基于循证理念的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和应用价值,可用于
评估 ICU 患者 UEE 风险。
- 2025  .  46(4):    427-433
|     [摘要](10) |     [PDF]()- 上海某三级医院重症监护室尿路感染分离肠球菌特征性分析
- 张婷;袁轶群;陈甲龙;李刚;陈哲
-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尿路感染病例中分离的肠球菌的耐药表型与毒力基因分布特征,为临床尿路感
染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重症监护病房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的尿路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分
离的肠球菌并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 法)和 E-test 试纸条检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多重 PCR 方法检测肠球菌 8
种毒力基因 fsr、efm、esp、cylA、cad1、ace、gelE 和 asa1。 结果 54 株菌株中,有 41 株屎肠球菌(75. 9% ),13 株粪肠球菌
(24. 1% )。 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 97. 6% 、100. 0% ,相比于粪肠球菌更高。 屎肠球菌 fsr、
efm、esp、cylA、cad1、ace、gelE 和 asa1 毒力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 0、100. 0% 、97. 6% 、0、100. 0% 、0、0 和 0;粪肠球菌 8 种毒力
基因的阳性率则为 30. 8% 、0、84. 6% 、84. 6% 、100. 0% 、100. 0% 、69. 2% 和 84. 6% 。 结论 屎肠球菌是重症监护病房医院
获得性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与粪肠球菌相比,其携带更多的毒力基因。
- 2025  .  46(4):    433-437
|     [摘要](9) |     [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ICAM-1、SIRT1、Galectin-3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 张倩倩;焦飞;单彪;雷秋香
-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sICAM-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2 相关酶 1
(SIRT1)、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纳入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15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心力衰竭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 167 例纳入健康对照组。 慢性心
力衰竭患者随访 6 个月,观察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分析两组、不同心功能分级、不同预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血清 sICAM-1、SIRT1、Galectin-3 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sICAM-1、SIRT1、Galectin-3 单独及联合检测
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清 SIRT1 水平更低,血清 sICAM-1、Galectin-3 水平更高
(P < 0. 05)。 心功能分级 2 级、3 级、4 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 SIRT1 水平逐渐降低,sICAM-1、Galectin-3 水平呈升高
趋势(P < 0. 05)。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清 SIRT1 水平更低,血清 sICAM-1、Galectin-3 水平更高(P < 0. 05)。
绘制 ROC 曲线分析血清 sICAM-1、SIRT1、Galectin-3 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最高,AUC 为
0. 946,灵敏度为 93. 48% 、特异度为 88. 46% 。 结论 随着慢性心力衰竭发生患者血清 sICAM-1、Galectin-3 水平均提高,
SIRT1 水平降低,且其与心功能分级增加、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以上指标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更高,可能作
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治的靶点。
- 2025  .  46(4):    438-442
|     [摘要](11) |     [PDF]()- 铂类药物化疗期间患者饮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蒲运霞;周慧;肖思亮;冯先琼
- 目的 了解使用铂类药物的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饮水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连续性纳入选
择 2023 年 3 月 1 日至 2023 年 8 月 3 日我院收治的 152 例使用铂类药物化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制肿瘤患
者铂类药物化疗期间饮水及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 结果 肿瘤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期间日均饮水量超过
2000 ml 为 30. 9% (47 / 152),饮水健康知识得分为(68. 75 ± 23. 24)分,以≥60 分记为饮水知识及格分,该组患者饮水健康
知识得分及格率为 62. 5% (95 / 152);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常饮水量、单次饮水量、日均饮水次数、饮水困难
及饮水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是化疗期间日均饮水量的影响因素(P < 0. 05)。 结论 使用铂类药物的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饮
水量及相关知识的达标率均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饮水状况,重视健康宣教,促进化疗期间水化效果,减轻化疗
药物的毒副反应。
- 2025  .  46(4):    442-447
|     [摘要](10) |     [PDF]()医学进展- 活细胞成像技术及其在免疫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方彩珊;田静;綦向军;傅勤为;王小翠;黄勇;张勤修
- 活细胞成像技术(fluorescence live cell imaging)是
一种先进的生物学工具,能够实时观察活细胞的结构、
功能和动态过程[1]
。 目前,活细胞成像技术已经被广
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涵盖了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神经
科学、癌症研究以及药物发现等[2]
。 其在免疫学领域
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它赋予了研究人员直观地观察和
了解免疫细胞(如 T 细胞、B 细胞、巨噬细胞等)在自然
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的能力,实时观察免疫细胞的迁
移、定位以及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3-4]
。 这种深入的观
察为学者们提供了充分理解免疫细胞活动模式和免疫
反应机制的机会。
活细胞成像技术在免疫学中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
帮助我们理解免疫细胞是如何对抗病原体和疾病,同
时也为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
法。 这些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结合,使得免疫学研究者
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研究免疫细胞的活动、相互作用以
及免疫反应的机制,有望为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
方法,为疾病治疗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方式。
- 2025  .  46(4):    448-453
|     [摘要](14) |     [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神经元铁死亡的研究进展
- 田浚蓉;王普;罗麟洁;黄新河;孙会丽
-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种大脑和脊髓中运动神经元选择性变性的
致命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的骨骼
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和延髓麻痹,会伴随病程发
展而逐渐恶化,甚至影响呼吸肌,导致呼吸困难,患者
生存期一般 4 ~ 5 年,预后不良[1]
。 目前发病机制尚不
明确,治疗药物主要是延缓部分 ALS 患者的肌力下降
和肌萎缩药物如利鲁唑[2]
、依达拉奉[3] 等,但药效有
限且存在不良反应。 随着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研究的深
入,人们发现 ALS 的发病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通过修
饰或敲除致病基因,可以阻止疾病的进展[4]
。 一些研
究表明,干细胞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减缓
疾病的进展[5]
。 此外免疫治疗、神经调节治疗[6] 等正
在研究中,线粒体靶向药物在动物实验中可抑制铁死
亡驱动的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进
展[7-8]
。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抗氧化失衡和脂质过氧化
与铁死亡有关[9]
。 因此,抗氧化治疗可能是一种潜在
的治疗策略,现有证据表明,这可能是 ALS 一个重要的
治疗靶点[10]
。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并
探索如何利用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 2025  .  46(4):    453-456
|     [摘要](17) |     [PDF]()- 老年肌少症的营养干预研究进展
- 黄琴;安振梅
- 老年人常面临营养不良的风险,部分已确诊为营
养不良,并伴有功能受限、发病率上升以及病死率增高
等症状。 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营养不良和肌少
症存在许多共同因素,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炎
症老化。 不管有无同时进行运动锻炼,营养干预措施
都能够预防乃至逆转肌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从营养素
的相关作用及营养干预对肌少症的治疗效果进行
综述。
- 2025  .  46(4):    457-461
|     [摘要](13) |     [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李仕钊;青松
- 颞下颌关节是一种左右联合的转动和运动关节,
在口腔医学的临床实践中,最普遍的关节病是颞下颌
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 TMD
常累及关节区域以及相应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主要
表现为:①关节及(或)咀嚼肌疼痛;②张闭口时关节区
弹响或杂音;③下颌运动异常等[1]
。 依据 TMD 研究诊
断标准(DC / TMD,2014 年)的定义,可将 TMD 分为两
大类,包括疼痛性疾病和关节疾病,疼痛性疾病又分为
咀嚼肌肌痛、关节痛以及由 TMD 引起的头疼;关节疾
病又分为可复性盘移位、可复性盘移位伴间接性锁结、
不可复性盘移位伴张口受限、不可复性盘移位无张口
受限、退行性关节疾病及关节半脱位。
- 2025  .  46(4):    461-465
|     [摘要](13) |     [PDF]()- 坏死性凋亡在骨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兰志杰;郭浩然;阳庆林;秦庆庆;王一坤;王勇平
- 长期以来,细胞凋亡被认为是唯一受调控的细胞
死亡途径。 而相对较为无序的坏死常被视为一种被动
过程,最终导致膜破裂和细胞内部物质泄漏[1]
。 近期
的研究表明,生物体内存在一种受调控的非凋亡性细
胞死亡方式,这种细胞死亡方式通常由环境因素如外
伤、感染、缺血等导致细胞受损而触发,被称为坏死性
凋亡[2]
。 它会引发显著的炎症反应,包括大量炎症细
胞的浸润和激活[3-5]
。 目前认为,坏死性凋亡主要通过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中的
死亡受体、toll 样受体( toll-like receptors,TLR) 或干扰
素受体(interferon receptors,IFNR)所介导[6]
。 近年来,
坏死性凋亡在骨科疾病中逐渐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如 椎 间 盘 退 变 (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VDD)、骨性关节炎( osteoarthritis,OA) 和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等疾病密切相关。 椎间盘和骨关节
相关结构细胞发生坏死性凋亡时,使细胞发生异常死
亡,炎症物质释放,进而影响整个骨骼结构和功能。 在
骨肉瘤中,通过坏死性凋亡有效诱导骨肉瘤细胞死亡,
并降低其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的多种靶向药物有望成
为治疗骨肉瘤的有力手段。 本综述旨在系统性地回顾
坏死性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并总结其在常见骨科疾
病中的研究进展,从而为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
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2025  .  46(4):    466-472
|     [摘要](9) |     [PDF]()短篇报道与个案- GFAP基因突变引起的Alexander病1例
- 雒大江;唐丹;曾玖芝;汤彪;聂小成;罗红权;朱书瑶;陈艾
-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1 岁3 月,因“全面发育落后1 年,进食困
难 2 月”就诊。 患儿自幼全面发育落后,现不能抬头、
独坐、站立,不能发音,近两月出现进食减少,进行性加
重。 患儿 G3P1 ,41 周剖宫产娩出,无窒息病史。 怀孕
时母亲 24 岁,父亲 26 岁。 母亲孕期规律产检,未发现
异常。 患儿出生头围 33 cm,体质量 3. 2 kg,身长 47
cm,生后全面发育落后,新生儿期喂养困难,反复吐奶,
呛奶,腹胀。 既往史:生后 4 月龄出现反复癫痫发作住
院治疗 1 次,现仍有发作。 家族史:父母体健,否认血
缘关系,家族中无同类病史记载。 查体:精神差,体型
消瘦,腹壁脂肪菲薄,体质量 7. 5 kg( - 2SD)、身长 68
cm( - 3SD)、头围 47 cm( + 2SD)、双侧眼球运动正常,
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降低,双下肢病理征阴性,脑膜
刺激征阴性。 入院后检查:血乳酸 3. 2 mmol / L 轻度升
高(参考范围 0. 5 ~ 1. 7 mmol / L),血常规、肝肾功能、
电解质、血氨、甲状腺功能,血串联质谱及尿液有机酸
气相色谱 - 质谱检测均正常。
- 2025  .  46(4):    473-475
|     [摘要](19) |     [PDF]()- 百日咳患儿输尿管支架取出术的麻醉管理1例
- 李雪涵;左云霞
-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2 岁1 月,身高90 cm,体质量12. 5 kg,因
“发现双肾积水 2 年,双侧肾盂成形术后 3 月”于 2024
年 3 月 14 日入院,拟行 “经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取出
术”。 患儿母亲行孕期检查时发现患儿双肾积水,患儿
出生后 1 月即于某专科医院行微创手术治疗。 术后患
儿恢复欠佳,后于 2023 年 5 月及 2023 年 12 月在我院
分次实施了全麻下双侧(先左侧后右侧) “肾盂输尿管
成形术 + 肾盂输尿管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患儿恢
复良好。 并于 2023 年 6 月取出左侧输尿管支架,计划
于 2024 年 2 月取出右侧输尿管支架。 但患儿于 2024
年 2 月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发作时咳嗽成串出现,紧跟
着深长吸气,发出鸡鸣样吸气吼声,百日咳核酸检测后
确诊为“百日咳”,经规律药物治疗,患儿病情控制尚
可,但目前仍然每天咳嗽 5 ~ 6 次,时有鸡鸣样吸气吼
声。
- 2025  .  46(4):    475-477
|     [摘要](22) |     [PDF]()- 垂体腺瘤致青年女性顽固性头痛1例
- 周定平;叶菱
-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1 岁,因“头痛 2
+ 年,加重伴颈部疼痛
1
+ 年”于 2022 年 6 月 29 日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
科就诊。 患者于 2
+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顶部胀痛,
间歇性发作,每周发作 2 ~ 3 次,发作时长约 30 ~ 60
min,自行缓解,无恶心、呕吐,无鼻塞、流涕等,视觉模
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2 ~ 3 分,未就诊。
1
+ 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痛加重,性质同前,伴颈部疼痛,
范围为整个头部及颈部后侧,不放射至肩部及手臂,间
歇性发作,每日发作 1 ~ 2 次,每次 30
+ min,自行缓解;
发作与季节、情绪、月经期无关,睡眠差,疼痛加重。 当
地医院先后就诊于康复科、骨科、心理卫生,诊断为“躯
体焦虑”,予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治疗,发作频
率明显降低,持续口服 3 个月后因失眠停药。 当地医
院及我院神经内科,以“紧张性头痛”予以盐酸帕罗西
汀片、盐酸替扎尼定片、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后稍有缓
解。 外院疼痛科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约 5 次,无明显缓
解。 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食欲可,睡眠差,大小便正
常,体质量无明显变化。 既往无特殊病史。
- 2025  .  46(4):    478-480
|     [摘要](10) |     [PDF]()
|